央行为何在2020年第1天全面降准?大招如何发力?
2020-01-02 14:41:56 来源: 国是直通车

1月1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以此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

1月6日起,中国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与近年来数次定向降准不同,此次央行是全面降准。

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大招如何发力?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人民币。

官方表示,降准将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同时,降准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实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并且用市场化改革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此时降准为什么?

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2020年春节较往年偏早,流动性环境面临多方因素影响,包括:小幅资金到期压力,现金需求量明显增大,缴税、财政支出和专项债发行等力度和节奏不确定性强等。央行采取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进行春节流动性安排,将营造较平稳的资金利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此次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符合市场预期。鉴于1月份有6000亿元逆回购陆续到期,叠加缴税、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春节期间的现金需求等因素,流动性出现压力,通过降准释放的8000亿元资金一方面可以满足上述流动性需要,另一方面释放低成本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预计1月20日新一期LPR报价会出现小幅下降,1年期LPR为4.1%,5年以上期为4.75%。

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此次降准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大银行要下沉服务重心,中小银行要更加聚焦主责主业,都要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此次全面降准中,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元,有利于增强立足当地、回归本源的中小银行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同时,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宽松”已成全球主旋律

近年来,“宽松”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主旋律。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我们正经历第四次全球债务浪潮。主要发达经济体,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等,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和经济持续下行趋势,都充分利用他们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特权,施行货币“放水”战略。我们看到,十余年来,所有储备货币发行国无例外都采行了货币宽松战略。

李扬说,美联储于2008年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零水平并保持4年,2016年日本和欧洲先后采行负利率,全球金融市场被它们拖入了前所未有的负利率陷阱。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不断释放流动性,经由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入非储备货币国家,进而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入流动性过剩的境地。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表示,从全球看,当增长放慢,通货膨胀处于低位,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难以实现的时候,全球都将进入降息通道。据统计,今年以来,各国央行已有上百次的降息行为。

朱民说,近年来,全球通胀水平一直保持在较低位置。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原先通货膨胀率通常都在6%-12%之间,现在都降至3%-4%,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都降至2%以下,欧洲、日本都在1%左右,达不到央行2%的标准。通货膨胀低、增长放慢,这就给了各国央行降息的理由和空间。金融危机十年后,全球经济并没有完全恢复,利息水平整体仍然处于低位,但目前又一次进入到全球性的降息通道和低利率阶段,这是一个重要的后危机时代特征。

中国货币政策是否有变?

在全球央行宽松大潮中,央行宣布全面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有变?

对此中国央行强调,货币政策取向不变。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与春节前的现金投放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并非大水漫灌,体现了科学稳健把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可以确定,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作者:魏晞)

标签:

责任编辑:zN_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