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艺术高品质直播 非遗让更多古老文化“出圈”
2020-04-21 14:37:07 来源: 文汇报

还记得去年的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出现的打香篆吗?这一非遗制作技艺近日在B站上展现出来,把香灰压平、点燃香粉等一个个细节,观众可以感受到非遗制作的独具匠心。一尺13方透雕竹子图案、半月牙造型的紫光檀木扇骨最近也登上了B站。打开抖音,赤水独竹漂的传承人将民族舞和汉服引入非遗的直播视频取得了超过77万的点击量。

随着时代变化,非遗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观赏模式,逐渐打破常态,与时下潮流结合的非遗逐渐“出圈”。展览、直播、短视频等多种非遗传播形式层出不穷,深受年轻人追捧。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亟需要新鲜的血液注入,“非遗+直播”的新形式接地气,让古老文化火热“出圈”,非遗得以走入年轻人的生活中。同时,这一类直播也优化了直播、短视频平台的内容质量,打造了高品质直播,亦为非遗文化从展示传播到商业盈利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非遗正以更具亲和力的姿态融入年轻人生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中,既有口头传统,也有表演艺术,也不乏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以及传统手工艺等。

其实,从非遗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来,非遗并非人们刻板印象中的曲高和寡,自古以来和民间生活密切相关。如何扭转人们对于非遗的刻板印象?如何让非遗融入年轻人的群体。前几年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和刘亦菲主演迪士尼新版《花木兰》,不约而同地将福建土楼这一著名世界级非遗引入,成为影视场景的重要部分,也成功地引起了青少年观众的注意力。

扩大非遗的影响力,必然要让非遗走入年轻人的生活。抖音直播间传播效果显著——全新音乐专辑《国韵潮声》于4月初在抖音直播间中上演,前来围观的观众超过十万,互动评论上万条,该专辑中收录了《龙船调》《好花红》《村庄》等多首融合非遗元素的改编歌曲,将十种非遗元素与音乐结合,并围绕“非遗音乐”开展系列直播,通过新形式向广大网友普及非遗音乐,非遗音乐以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形式在抖音上发行。不少年轻网友如是赞叹:非遗还能这么潮!

不论是抖音,还是B站,都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非遗想要进入年轻人的生活空间,必须以全新的、更具亲和力的姿态融入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有业内人士表示,非遗文化蕴含在匠人口传心授的实践之中,文字记录的形式难免存在无法详细展示的问题,以视频直播的形式让强调创作和分享的参与式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打造艺术高品质直播,让非遗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

在当下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做好非遗传播?“要发展好非遗,必然要这些非遗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对此,民俗学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田兆元表示,非遗本身和市民的衣食住行就密不可分,目前要做的是让这些非遗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B站、抖音短视频等平台的优质内容成了人们了解非遗的有效载体。

近日B站的视频中,两位非遗工作者身体力行地、全方位地演示如何制作棉被,仿佛和受众面对面沟通。这样的直播打破了传统的场景建构模式,传统社交场景中的距离、信息、行为被解构重组,形成一种全新的沟通交流方式。同时,观众对于弹棉花产生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弹幕等多种形式相互交流。如此一来,直播具有全民参与性、场景互动性和即时性,受众通过观看可以获得“享受、交谈和操作”的三种体验。

田兆元表示,用直播的方式来传播非遗,效果立竿见影,一是年轻人都能够接受,不愁后继无人,二是覆盖面大,影响力大,改变边缘状态,建立短视频产品品牌、讲述人(主播人)品牌至关重要。随着直播行业市场进入白热化阶段,探寻直播新市场、挖掘潜在受众成为新趋势,聚焦优质内容的开发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价值、高质量的内容成为直播行业亟需增补的素材,主播通常扮演着内容讲解与传递的角色。“非遗直播”以直播为途径,以优质的非遗文化为内容,有机融合二者,增补直播平台内容,创新非遗文化传播途径,古老文化方能更火热“出圈”。(汪荔诚)

标签: 非遗

责任编辑:zN_2140